黃磊編劇導(dǎo)演的微電影《老男人歷險記之喘不上氣》,是個寓言,對于人生做了小品化的極致處理。喬布斯說沒有死亡,人生便沒有意義。那么,生死之間,意義永恒。記得最初看所謂生死,是莊子、巴金、帕斯卡。17歲之前的我,無憂無慮,頑童一枚,直到偶然間看到這三位的書,才去思量死亡的意義。再后來,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魯迅對于死亡的評價,令人在迷惘中欣喜。藝術(shù)的成績在于引發(fā)受眾的聯(lián)想、思考,7電影系列雖然短小,格局也不算大,卻是做到了這一訴求。微電影這個名詞,是對短片的升華和再造,似乎換個馬甲就拓展了意義,最起碼做廣告植入、定制和營銷,都有了極好的理由、借口和張力。
一般來說,我們只能等待死亡的來臨,絕大多數(shù)是身體功能的老化,少數(shù)是戰(zhàn)爭、瘟疫、意外。主動的死亡,卻往往是別有用心,真正的自殺者,如果真死了,我們無法知道頻臨死亡的感覺。然而,還有自殺未遂、遭遇意外,或者就是制造條件體驗死亡的個案。不過,《喘不上氣》是人到中年的胖男人和瘦男人的試驗,他們試圖通過上吊來體驗傳說中的舒服。在很多報告中,“瀕死體驗”的初期有一種平和安詳、令人愉悅的感受。首先會感到疼痛,但是這種疼痛感一閃而過,隨后會發(fā)覺自己懸浮在一個黑暗的維度中,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最舒服的感覺將生死邊緣者包圍。
不過,這一切都難以模仿和重復(fù)獲得。與頻死體驗相類似的感覺,大約還有吸毒和鎮(zhèn)痛、性快感與戰(zhàn)場上的瘋狂,都能在迷離邊緣尋找到非一般的“快活”。2009年,流年不利的我,曾經(jīng)感觸到無可名狀的痛楚,也被醫(yī)生用各種藥劑鎮(zhèn)痛,恍惚中在生死之間游走了多回,有時候極短暫的時間內(nèi),就好像被無限拉長,能夠被激發(fā)出無垠的想象。那些幻夢中的迷墻、嚎叫與荒原、機械之城、鮮花與怒火,金剛怒目和云頂天宮,通通都是虛的,但在剎那,對于體驗者來說,卻是最真實和完滿的存在。
《老男人歷險記之喘不上氣》里的胖男人,因為瘦男人和他本人的拙劣、蠢笨,而一再獲得了“自殺”的快樂,這是不成功的歷險,更多是老男孩的自我惡搞,對于生活的不滿足,令人傷害。他們畢竟在嘗試,荒漠中的沙漠、灰太狼、甘泉和星星,都閃爍著繩索的智慧,理你、不理你,說到底都是生活的節(jié)奏。黃磊刻意要求特技粗糙,這本身也是限于成本,但效果卻比特技更精致要好?!洞簧蠚狻愤€是過于戲劇舞臺化,當(dāng)然這與當(dāng)前中國電影人們對微電影的認識有關(guān)。在我看來,微電影的未來,還是在于劇情片的方向。
印度電影《未知死亡》觀后感電影《狼狽》觀后感《新少林寺》觀后感我們天上見影評二加勒比海盜3影評《摔跤吧,爸爸》觀后感《我11》影評:拋開歷史看過去《追風(fēng)箏的人》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