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朋友提醒,我?guī)缀醪恢烙羞@樣一部電影上映。毫無疑問,這是我感興趣的那類電影,導演魏德圣的上一部作品《海角七號》把我感動得一塌糊涂,我信任他的作品,也喜歡他的電影風格。
電影開場十幾分鐘,我就感到,這絕對是一部難得的上乘之作,但是隨著影片的逐漸發(fā)展,我也越來越擔心這部片子的票房表現(xiàn)。以我的經(jīng)驗判斷,這部非常優(yōu)秀的電影對于大陸觀眾而言,恐怕不是大眾類型的片子。同時,其市場運作顯然也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問題。更多時候,它讓我想起了另一部風格迥異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
純粹的藝術(shù)片相對而言是小眾市場的產(chǎn)品,這就決定了這類影片應該如何考慮平衡收支。如果是大投入的小眾文藝作品,它的前景必然不容樂觀。如果是一部藝術(shù)片,又必須要大投入大制作,平衡的辦法必須是引入專業(yè)的市場專家參與到制片過程中。而《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則有太多違背市場規(guī)律的地方,這促使它成為了一部叫好卻難叫座的影片。
首先,片名存在問題,“賽德克”和“巴萊”是兩個概念,都是陌生名詞,完全沒有辦法通過片名對影片獲得任何信息。而且,“賽德克”“巴萊”這五個字未免長了些。既然陌生,不妨簡潔,這是市場營銷的常識,因為如果不能讓你的傳播對象在第一時間記住你,任何傳播策略都會失效。反思一下,《阿凡達》為何不用一個更長的名字?
其次,全片從頭到尾都是濃郁的臺灣原住民風韻,很好,但是如果用這樣的風格,臺詞就得更加精致、精煉。有人跟我說,英文原片不是一樣可以得到很好的票房嗎?但是再怎么說英語都不是陌生的語種?!顿惖驴?巴萊》通篇的原住民族語配上文藝的臺詞,還需要品味一下其中的內(nèi)涵,對大多數(shù)觀眾未免強人所難了。
我在觀片過程中確實很想把注意力投入視覺,但確實不能一絲一毫放松對字幕的關(guān)注。我也很想關(guān)注演員語調(diào)語氣上的變化,但是跟不上鏡頭切換的速度。當然,我會有興趣再去觀摩第二遍甚至第三遍,多數(shù)觀眾應該不會這么做。
第三,也是最致命的一點。這部片子不乏亮點,許多橋段甚至頗為驚艷,但是我不認為這部電影進行了有效的市場導入和預熱。它的口碑、專題、片花、通告都匆匆忙忙,不夠系統(tǒng),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會因為魏德圣這三個字而直奔影院,可惜導演還不足以構(gòu)成強大的大眾市場號召力?!顿惖驴?巴萊》把全部預算投入到影片制作中,資金鏈無法順延到電影宣傳,只能說太遺憾了。
魏德圣拍了一部誠意之作、經(jīng)典之作,但是就整個電影市場的整體運作來看,該片又是一個殘缺的產(chǎn)品,這是我非常不愿見到的。
《初戀未滿》影評《建黨偉業(yè)》影評二《壁花少年》觀后感《極樂空間》影評:社會主義才能救美國《人山人?!酚霸u:一部“有力量”的片《這個殺手不太冷》觀后感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后感《爸媽不在家》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