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囚越獄》影評
《死囚越獄》中文譯者沒有翻譯出影片的副標題,我在《圣經》上查到了這句話的原句:“你聽到風的響聲,卻不知道風從哪里來,往哪里去。”,這是耶穌和尼岢德摩談論復活時說的一個比喻。
《死囚越獄》片中,方丹第一次和隔壁的老頭對話時就引用了這句,那是被捕的一名神父抄送給他的話,我提醒你們,扮演神父的這名演員和帕索里尼8年后《瑪竇福音》里扮演耶穌的西班牙大學生在造型上有些神似。我相信,精通美術,攝影的布列松肯定有意設計了這個細節(jié)。
影片本身沒什么好多評價的,杰作中的杰作,一切電影理論在這部96分鐘長的黑白電影面前都不值一提。因為題材上的原因,看本片以前,我多多少少還幻想可以找到幾句格言式的對白或者場景,并以它們來展開影評,達到福傳的目的。我沒有找到??赐暧捌?個小時以后,我很難回憶起太多具體的橋段,但是這部電影就像針一樣扎入了我的大腦。在壓抑了一切可能的戲劇高潮后,全片最后近20分鐘的逃亡段落絕對讓人窒息,特別是方丹在跳下最后一面高墻前,墻下巡邏的德國人騎著自行車兩次路過,車輪發(fā)出的噪音幾乎摧毀了方丹堅強的神經,更是讓觀眾的心理接近崩潰。
做為一名導演,布列松是真正的大師,他不通過刺激感官,也不靠花哨的臺詞或者攝影就足以征服觀眾,我甚至可以感覺出所有演員也在他營造的環(huán)境下完全與角色融為一體,布列松的魔法抹去了一切表演的痕跡,他的電影就是極簡主義的電影,他的電影就是終極的電影,因為他的電影不僅讓你看,也讓你閱讀,聆聽和思考。如果你是有神論者,布列松的電影就是祈禱,耶穌的身影閃爍在他簡練的鏡頭里————沒有情緒的表達,只有行動和沉默。有限的言語里也沒有任何造作之處,所以,一個老套的越獄故事在寥寥數筆之后變得這么真實和震撼。
耶穌說這個比喻本身為了讓人知道:人在神內生活,如果你不知道你活在神內,你根本就沒有活著,你知道了,那你才真正地出生,這便是尼岢德摩想要知道的“新生”。當然只是“偶爾祈禱”的方丹不會想這么多。方丹為什么成功了?因為他自始至終從沒動搖過越獄的決心。當他的大腦里只有一個想法時,他是有福的,因為這個想法就是天主的想法。
我突然想到:絕大多數人不知道自己其實每天都被關在監(jiān)獄里,只有極少數人想要逃脫,可是這極少數里的大多數又像布朗謝特先生一樣對自己說:“根本沒可能。”但是我把我的右手放在心口,我可以聽到風,所以我選擇相信我的“繩子和鉤子”;所以我選擇相信我的“運氣”;所以我選擇相信幫德國人做過事的約斯特,我沒有選擇。救贖有時就是這樣的不平等,天主每次把人逼到極限,人便會去想這是宿命,其實試探也是邀請。我不能寫更多了,囚室之外哪怕荊棘遍地也是自由,通往天堂的門總是窄的。經歷耶穌受難之夜,迎接基督復活之晨,
美麗人生講什么,影評這個殺手不太冷講什么泰坦尼克號影評福州森林公園福州西禪寺福州西湖公園怎么樣福州石竹山福州有哪些景點推薦